《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水资源关乎人们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增长、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工业、农业、居民用水量逐年增长,同时人们的用水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工业生产带给水资源的污染与破坏又是极为严重的,在此情况下,做好水质的检测,确保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1 干扰水质检测的因素
水质检测过程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的过程与结果不一定全是稳定与准确的,而如果水质检测质量不佳,则会给人们的生活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带来威胁,为此,下面先对干扰水质检测的因素做简要分析。
(1)来源因素:不同来源的水需要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如果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将水样品的来源搞混搞错,则会影响水质检测的结果[1]。(2)类别因素: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检测人员需根据水的来源将其分类,再按照具体的分类确定检测的方法,制定相关检测方案,如果检测人员未能就水质的类别以及各种水质间的差别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就会使水质检测出现误差。(3)检测过程:水质检测需要经历一个系统专业的过程,检测程序较多,从水质样品的采集、运输、送检、保存直至检测,如果这个过程中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受到影响。就拿水质样品的处理与保存这一环节来说,实施水质样品的处理是为了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减少样品机体对于测定的干扰,但是如果水质样品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组分变化,则会给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在进行水质的检测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贮存方法。
2 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策略
水质检测是一个综合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技术,对水质样品中污染物的浓度、成分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与判定,进而了解水质状况,因此确保水质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要想提升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加强对检测过程的管理,二是要选择合理的水质检测点。
(1)水质检测过程:水质检测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想尽办法力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除了使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外,还可以积极采用更为先进与科学的检测方法,以此提升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其次,还应做好对检测过程、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专业的仪器设备,一定要做好勤检查、勤保养、勤维护;同时,鉴于环境也会影响水质的检测结果,在检测过程中还需加强对检测环境的管理,确保环境条件符合水质检测与仪器使用的标准,以此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2)水质检测点选择:检测点是影响水质检测准确性的一大重要因素,只有找到合理的水质检测点,才能确保水质检测的质量。在进行水质检测点的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慎重选择,包括地质条件、水质的化学特征、水源开采情况、污染物的扩散形式以及分布情况等。具体如:对于居民居住较为集中且兑入污染物较容易渗透的地区应当于水流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水质检测点,这样不仅能将水质检测带给居民的影响降到最小也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扩散范围;而在污染物透度较小的渗坑及蓄水层区域,应当将水质检测点设置在距离渗井、渗坑区域较近的地方,有效减少污染。
3 提高水质检测稳定性策略
影响水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溶解于水体的碳酸钙容量,该种碳酸钙容量反映的是水质的状态,但是水质检测的稳定性与水质的稳定性又有所不同,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检测方法的合理性与相关检测措施的稳定性,下面做详细分分析。
(1)采样频率:水质的采样频率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对水体进行合理的采集。采样频率不仅影响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也影响水质检测的稳定性,科学合理的采样应遵循以下原则方法: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水质采样时需要设置周期,在一各采集周期内采样1次或数次;如果水体较为特殊或是环境较为复杂,可在特定周期内适当增加采样的频率;在进行水质的采样时,可根据具体的检测需要,采用分层采样或集中采样的方法,如分别采集表层、中层或深层中的水体或是集中采集某一层的水体。(2)采样时期:不同时期的水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如果在任一时间进行采样检测,可能无法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因此进行采样时也要考虑时间因素,通常情况下,宜选择在对象水体的枯期或汛期进行采样,也可以建立起长期的采样点,以此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3]。(3)检测仪器:仪器设备是影响水质检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检测仪器的质量不过关、各项性能不稳定,那水质检测必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应当选用质量、性能过关的仪器设备,通过仪器的稳定性能来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稳定性。